斜视手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针法名家痛性眼肌麻痹
TUhjnbcbe - 2021/12/1 18:06:00

宋×,男,63岁,初诊日期:年7月20日。

主诉:右眼疼痛伴上睑下垂4天。

病史:患者于年7月16日出现头痛,眼干,口干舌燥,右眼不适,于7月17日出现右眼球后疼痛加剧,查颅脑MRI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双筛窦、右蝶窦炎症改变,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医院,未予明确诊断,予以维生素B1,神经妥乐平、鼠神经营养因子及降糖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患者右眼睑下垂逐渐加重,直至无力上抬。年7月20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时神情,精神好,语言清晰流利,右眼睑下垂,睁眼不能,右瞳孔轻度扩大,右眼球向下斜视,向上、内、下活动受限,向外活动尚可,复视,视力下降,右眼眶及右头颞侧锐痛,对光反射、辐辏反射消失,伴头晕恶心,左侧眼球无异常,四肢活动及感觉无异常,余无不适。舌红,苔薄*,脉滑数。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既往高血压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11年。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右眼睑下垂,眼球向上、下、内活动受限,舌红苔*脉滑数。血常规:白细胞4.5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4.3%。年7月21日查颅脑MRI示垂体上缘略膨隆,蝶窦、两侧筛窦内少许炎症。

西医诊断:痛性眼肌麻痹

中医诊断:上胞下垂证候诊断:*热上攻

治疗原则:破瘀散结,清热凉血,通络止痛。

针灸取穴:风池、翳风、睛明、球后、曲池、外关、合谷、太冲、光明、三阴交。

治疗过程:风池、翳风针向鼻尖1寸,行捻转泻法;曲池、外关、合谷、太冲、光明直刺1寸,行捻转泻法;三阴交直刺1寸,捻转补法;睛明、球后避开眼球直刺1寸,提插手法。

中药:以清热解*,活血通络为治则,处方如下:

赤芍15g川芎20g丹参20g丹皮10g

当归20g红花15g*连10g鸡血藤30g

菊花20g穿山甲50g生地*20g石斛20g

桃仁15g土鳖虫50g山萸肉20g三七3g

西药以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开始为80mg/日,连用3天后改为60mg/日,连用3天后改为40mg/日,后改为口服强的松20mg/天,维持1周,以后逐周递减。

治疗过程:治疗第1天眶周疼痛明显减轻,右睑上抬3mm;第3天疼痛完全消失,右睑上抬5mm,右眼向内、向上活动受限减轻,复视较前好转;第7天右睑上抬10mm,右眼球活动基本正常,仅遗有复视;第12天右睑上抬12mm,无复视。患者于8月5日痊愈出院。

按语:中医认为本病当属于“上胞下垂”、“头痛”、“视一为二”,究其原委属风热*邪闭阻经络。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热裹挟热*,壅滞清窍发为本病。瘀热互结是本病病理要点:患者平素思虑过度,且嗜食肥甘厚味,风热*邪郁而化热,火热由气及血,血为之凝滞,灼伤津液,则血行郁滞,导致血涩不畅为瘀热互结,正如《温热论》言“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所以本病治以破瘀散结,清热凉血,方中重用山甲,土鳖以散血中之瘀,通畅络脉,土鳖虫咸寒归肝经,有破瘀血,续筋骨之效,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活血散结,消痈溃坚之用,《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二者共奏破瘀凉血,防止瘀郁生热,化火酿*;辅以桃红四物汤凉血活血,泄血分之热,血凉则热自清,不致煎熬血液成瘀;散血可以孤其热势,不致与热搏结,合用以解血分之*,热从*生,瘀从*结,凉血化瘀有利于解除血分之*,消除瘀热之源。佐以*连、菊花兼清气分,石斛、山萸肉实为散中有补,以防耗血伤阴。

患者以眶周剧痛、单睑下垂、Ⅲ、Ⅳ脑神经损伤为主要表现,糖皮质激素治疗是西医治疗本病首选。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症状迅速缓解,因而糖尿病合并痛性眼肌麻痹诊断明确。但激素冲击疗法的副作用,如升高血糖、诱发高血压、消化道出血等,也是临床不可忽视的。激素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足剂量足疗程是防止复发的重要因素。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史,首先在控制好血压血糖的基础上使用,并注意激素的用量,避免发生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

医案转载:石学敏院士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法名家痛性眼肌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