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手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名医杂志赵世强赴心灵之约,启希望
TUhjnbcbe - 2021/11/12 0:56:00

赵世强

首都医科医院

眼科主管技师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据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如果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眼睛还经常干涩、揉眼睛,孩子应该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家长、教师如果发现儿童有视物眯眼、歪头、仰头等不良姿势时,应及时带孩子就诊。”首都医科医院眼科主管技师赵世强说,“还可以交替闭上一只眼睛进行自测,以便发现单眼视力不良。”

他从事眼科屈光检查近20年,对眼科临床的视觉光学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解决各类疑难屈光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调节异常、圆锥角膜、外伤及术后不规则散光等;各类与屈光相关的疑难视觉问题,包括弱视、屈光问题导致的斜视、视疲劳、不典型及复杂屈光原因导致的视力不良;各类疑难特殊验光配镜,包括斜视的三棱镜验配、老花和调节异常的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等。

少年志成,学无止境。他在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视光学专业,为日后钻研探索视光奥秘、加深学术认识、创新技术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是其在视光学领域开拓进取的开端。之后凭借不懈努力,他在首都医科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老师的悉心教导帮助他在迷茫时找准方向,让他渐渐可以独当一面。先医院10余项科研课题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并将临床上遇到的疑难验光病例进行经验总结,以第一作者身份累计发表论文6篇,帮助更多医生解决临床难题,填补技术空白。

他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最平凡的岗位,坚持理论结合实际,从患者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从细微处见真章。他在工作中不言辛苦、不喊劳累,抓住时间保护青少年视力,累计检查视网膜脱离、严重眼外伤、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圆锥角膜、各类斜视、弱视等各类患者15万人次,医院验光检查的“金字招牌”。

虽然验光的设备、方法,在不断提高、改进。但他一直认为检影验光是视光医生或技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亦是一门艺术。它在临床工作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比如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无晶体患者),超高度屈光不正(如高于-20.00的近视,6.00以上的散光),屈光介质不清的患者。

他在验光工作中执着追求、精益求精,时刻提醒自己:儿童屈光不正,你的验光结果可能涉及患者是不是弱视,要不要治疗。记得有一次,他遇到一位5岁的小朋友,轻度远视散光,家长已做过几次验光检查,视力都未达到正常,当找到他进行验光时孩子双眼的矫正视力都达到了1.0,这让家长松了一口气。验光的结果是0和1的概念,决定孩子戴眼镜或不戴眼镜。弱视需要积极戴镜治疗干预,非弱视无症状可以不干预;对于外伤性无晶体眼患者,验光结果可能涉及患者有没有再植入晶体的必要;儿童心因性或伪装的视力下降,准确的验光结果可能让患者少做几项检查,少做几次会诊,医院。

“验光工作除了精湛的技术还需要好的工作态度,耐心细致,认真把握儿童、婴幼儿的心理,尽量避免患儿服用镇静药物,在自然状态下完成检查。”赵世强强调,“八个月以下,两岁以上患者基本可以在自然状态进行检影验光,八个月到两周相当一部分患者也可以完成检查。三岁以上患儿基本能学会检查视力。”

除了基本的医学验光工作,赵世强也同时兼顾视觉功能检查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比如小角度斜视患者的三棱镜矫正。对于小角度斜视患者,外观斜视不明显,容易漏诊,有时虽然进行了明确诊断,对于斜视大夫治疗重点在手术,由于患者斜视角度小,不适宜手术,患者并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他回忆有一位30岁女性患者,在给她验配时试戴了合适的棱镜后,当时就流下了眼泪,当问及原因时,她回答说,这么多年终于看清了真实的世界。

影响小角度斜视患者的症状,是复视或混淆视,患者有时并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有些人描述看到眼前的世界都是乱的,不能出门不能走路。也有的患者描述开车时突然感觉防护栏移动到前方正在行驶的汽车上。医院诊治时有时会漏诊,认为患者没病,患者给家人讲述时家人也不能理解,这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他利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认真求实的态度,积极诊治各类急性共同性内斜视、麻痹性斜视、甲状腺相关复视、斜视术后残余斜视患者,用三棱镜矫正治疗余例。

视光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为加快学科的发展,提升基层医生职业技能。他做好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医院的进修医生、规培医生、研究生开展视光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举办20余期验光培训班,参加的大夫都感觉收获很大,他们认为在基层很难听到这么系统专业的视光学知识,他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功底也影响了许多慕名前来学习的眼科医生。验光检查和眼的视觉功能检查是比较枯燥、抽象的知识,其中不仅仅是医学知识,也涉及了光学等物理学的知识,他通过生动、仔细地讲解屈光检查的理论知识、临床上遇到的各类验光处方不同而导致患者视力差异的病例,对每个知识点深挖、引导学生思考,将每个知识点讲懂讲透,使得许多眼科医生对验光检查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说临床手术、治疗的目标是为了让患者看得见,那么视光学专业的目标就是让患者看得更好。近视已成为国病,近视防控也已成为国策,在生活中,赵世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多次深入校园、社区宣讲普及近视防控知识,普及民众近视方面的常识。

精益求精、慎思笃行、乐于奉献、勇于付出,是他从医路上不懈的追求。如果把眼科医务工作者看做一架机器,那么他就是这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把这颗钉拧紧钉牢。时光荏苒、青春不悔,他会在属于他的领域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文作者

郑苗苗

内容排版

郑苗苗

往期推荐

《名医》杂志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医杂志赵世强赴心灵之约,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