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哄娃神器是什么?想必很多新手爸妈都会首选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相比爸爸妈妈劳神费力的陪伴,一集小猪佩奇,一个电子游戏,足以让哭闹的孩子安静一天。然而,这些电子设备也带来了相应的弊端,“小眼镜”越来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高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近视的发生率逐渐趋于低龄化。
2岁度
近日,有报道称,江苏扬州2岁半女童小曼看人总习惯皱着眉头、眯着眼睛,医院检查,发现她的双眼竟然近视度且不可逆。原来,从小曼1岁左右开始,家人就经常给她看手机,每次都看很长时间。该新闻引起不少网友回复:“看到新闻后,我赶紧夺过了孩子手中的手机。”“现在的爸妈太图省事了,只想着自己舒服,忽视孩子的用眼健康。”“孩子一哭闹就看手机管用,现在看来这种哄娃方式是走不通了。”……
为此,医院的眼科门诊。高考刚过,候诊大厅内多了不少高中生,但也不乏稚嫩的面孔。
诊室外,一对双胞胎引起记者的注意。今年只有3岁的可可、乐乐,成为当天最小的患儿。“孩子今年该上幼儿园了,前几日去做入园查体,发现她们都存在近视问题,需要进一步诊断。”可可、乐乐的奶奶说,孩子父母经商,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带孩子,遇到忙的时候,就会让孩子抱着平板看动画片,一看四五个小时的情况时有发生。“孩子们乖巧懂事,在一旁安稳地玩耍,一直没有考虑过孩子会有近视的可能。”
经过一系列检查,这对双胞胎的确已经存在屈光不正,还好程度不深,可以及时进行屈光矫正,避免近视发生。这类低龄近视患儿,记者一上午就发现了3例,年龄都不超过5岁。诊室外,前来就诊治疗近视的青少年患者更是络绎不绝。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和使用,儿童视力减退近视、远视、弱视、散光等发病率逐年升高,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刻不容缓。”医院小儿推拿中心科主任于娟教授强调,疾病重在预防,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必然重要,而面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更不能忽视。
如果孩子看物体时经常眯眼、揉眼、皱眉、频繁眨眼、歪着头、斜视等,就说明可能已经出现近视等视力问题,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时防治。
于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首创“四明穴”,防治儿童近视、弱视、远视等视力问题,通过手法作用于相应经络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眼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缓解眼部疲劳。经临床验证,该疗法对儿童视力康复有所效果。“希望家长们能科学指导青少年用眼,平时要着重强调用眼卫生,看书、电子产品时间不宜过长,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合理膳食,通过巩固让孩子恢复视力。”于娟说。
“于氏护眼操”操作方法:
轮刮眼眶,刮上、下眼眶各36次;重点点按攒竹、鱼腰、丝竹空、睛明、四白等穴。
闭目慢慢转动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5至10次。
闭目,双手拇指轻轻从目内眦推向目外眦,经过眼球时,轻轻推按(不能用力),如此反复3至5次(远视患儿除外)。
熨目(温经手法):双手掌快速摩擦感到发热发烫,将双手掌心内劳宫轻覆于双眼上,待热感不明显时,再重复上述动作,如此反复5次。
“孩子才5岁,不想这么小就让他戴眼镜,有别的方式替代吗?”诊室内,患儿乐乐的妈妈提出疑问,孩子近视后,需要立即配镜还是必须到一定度数才需要配镜?用眼药水缓解视力疲劳是否可以预防近视?
对此,于娟解答,当孩子发展成为真性近视后,很多家长不喜欢给孩子配戴眼镜,觉得眼镜越戴度数会越高,甚至觉得戴上眼镜就摘不掉了。其实,孩子近视度数加深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配戴眼镜造成的。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大于75度的低度近视已经可以对视力造成很明显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戴镜,孩子的近视反而会越来越深,甚至出现弱视、斜视等问题。近视发生后应该坚持按需配戴眼镜,而不是摘摘戴戴。配戴角膜塑形镜,度数增长的是最慢的。坚持配戴眼镜,近视发展的速度要比时戴时不戴眼镜的近视发展速度慢。因为时戴时不戴眼镜的话,会加重眼睛的疲劳而加重近视的发展。
小孩子容易引起视力疲劳的最主要原因是用眼过度。看的时间久了,或长时间看不清楚了,自然而然就会觉得累,就像长时间的运动后身体会累一样,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休息和放松。可以滴一些没有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但最重要的是要带孩子在户外活动休息眼睛,靠眼药水治疗近视是没有效果的。
作者
图图妈
来源:三个妈妈六个娃(ID:pkumum)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对于近视这件事情的容忍程度越来越高,总觉得在这个充斥着电子产品的时代,孩子近视是个大概率事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我就是曾经有这种想法的一位妈妈,但最近身边太多的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学生带起了眼镜,我家老大也遇到了视力下降的问题,让我开始重视起来低龄儿童的视力保护问题。教育部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71%(年的数值为31.67%),可见孩子的视力问题低龄化越来越严重。
读了很多资料发现,原来6岁前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矫正的最佳阶段,所以家长们必须引起重视。详细整理了八大问题和误区,和爸爸妈妈们分享。
6岁前,视力正常发育的标准是什么?
通常孩子从出生开始,视力是个逐步发育的过程,直到6岁会进入成人的水平,即1.2。之前的年龄阶段,没有绝对的标准,可以参考2-3岁时,视力0.5-0.6;3-4岁,0.6-0.8;4-5岁,1.0。这是正常的较好水平,但是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和先天视力水平不同,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