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2/22 18:08:00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的近视率为14.5%。经过一个寒假,新学期开始了。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它们可能是近视的信号。看东西时经常眯眼:视力下降时,孩子常会眯眼看东西。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减少光线散射,可以暂时提高视力。经常看不清:孩子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走路常被东西绊倒、碰伤,或看书时总是凑得很近,见了熟人突然变得不爱与人打招呼。经常揉眼睛或眨眼睛:近视的孩子因为看东西模糊会经常用手揉眼睛,引起慢性结膜炎及角膜损伤。如果眼部不舒服,还会习惯性地频繁眨眼。经常歪头或斜眼看东西:歪头或斜眼看东西也是近视孩子常有的动作,角度变换可以减少光线散射,看得更清楚。经常拉扯眼角:拉扯眼角能减少光线散射,并压平角膜,改变屈光力,让视力暂时提高。当出现上述信号时,家长可以购买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面上,让孩子站在离视力表5米处识别。如果孩子的视力低于正常视力(3岁孩子单眼视力低于0.5;4岁孩子单眼视力低于0.7;5岁至6岁孩子单眼视力低于0.8),医院进一步确诊。医生通常会做一系列检查,比如视力检查、屈光度检查、斜视检查、眼轴长度测量、眼底筛查(用于排除眼底疾病)等。对于没有视力异常行为的孩子,也应从3医院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作者:乔彤文:乔彤(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图:文汇报资料图片编辑:李晨琰责任编辑:唐闻佳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