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疫情前线医护人员,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自疫情发生以来,正是这些白衣天使,阻挡了疫情肆虐,撑起患者的希望。
84岁的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73岁的李兰娟脱下防护服,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22岁的护士瞒着家人去战疫,却不敢面对镜头向家人报平安……他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愿你们平安归来。
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期间,为全力维护眼科工作人员和眼科就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眼科医务工作人员需加强日常防护。
针对眼科日常工作中的各项流程,我们根据各级专家的指导意见,汇总了以下防护措施供大家参考。
眼科医务人员的防护
因工作岗位不同,防护级别不相同。
1.预检分诊站:
穿着工作服;
医用外科口罩。
2.眼科诊室
穿着工作服;
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级别的口罩;
医用护目镜或安全眼镜,必要时加防护面罩:护目镜和安全眼镜都可以物理阻挡感染物渐入眼内,护目镜与面部紧密接触,安全眼镜密闭性差些,但是透气。
二者同样对面部其他部位没有保护作用。建议先戴帽子,后戴护目镜/安全眼镜。面罩可阻挡范围广,建议高危情况下与护目镜联合使用。
一次性手套(建议):因为接触患者前后都要严格七步法洗手,多次频繁洗手损伤手部皮肤,如果皮肤损伤则必须戴手套,因此建议条件允许的医疗机构出诊时佩戴一次性手套。
当然,也不可长时间佩戴一副一次性手套,换手套时要严格七步法洗手消毒。
使用常用检查设备时:
裂隙灯、眼底前置镜等近距离检查时,采用防护挡板,医院眼科利用废弃X光片自制挡板,防护范围更大,值得借鉴和推广。
眼底检查时尽量使用前置镜、间接检眼镜或彩色眼底照相等检查距离相对远的检查设备,少用或不用直接检眼镜。
3.眼科病房查房
一般不需要护目镜或安全眼镜。其余防护同诊室就诊时的防护。
4.眼科急诊手术室
医务人员防护装备参照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时的防护级别:一次性帽、穿一次性防护服、长款鞋套、N95防护罩、护镜、面罩防护,双层套罩住防护服衣袖。
综上建议:
建议低风险操作时,穿着工作服或加穿隔离衣、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管理。包括:间接接触患者、导诊、无操作的问诊及查房。
建议中风险操作时,穿着工作服并加穿隔离衣、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防护面屏/护目镜、手套、严格遵守手卫生。包括:直接接触患者,如裂隙灯、眼底镜、房角镜、超声、UBM、荧光造影等专科检查;及穿刺、注射、门诊激光治疗等专业操作。
建议高风险操作时,穿着医用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防护面屏/护目镜、双层手套、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操作应当在通风良好或负压环境内进行,房间中人数限制在患者所需护理和支持的最低数量。
包括: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眼部标本采集、内眼手术等情况。
此外,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进行手卫生管理。当个人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或破损时,应及时更换。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应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利用。
眼科检查器具的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经消化道以及眼部传播途径尚待确定。
根据病原学以及流行病学特点,对眼科检查器具的消毒提出下列建议:
1.眼科诊室器具的消毒
诊室尽量保持空气流通,保持一位患者就诊。
非直接接触患者眼部检查的机器设备,如裂隙灯、验光仪、彩色眼底照相等,患者接触的部位如下颌托、额托等,在患者就诊前后都要酒精擦拭消毒,尽量在患者离开后,座椅也酒精消毒。
可使用0.5%过氧乙酸溶液消毒裂隙灯等机器设备,乙醚清洗镜头。一天诊疗结束后,最少半小时~nm紫外线消毒诊室。
直接接触患者眼部的眼科检查器具的消毒,可参照年SARS期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对做好一些眼科检查器具消毒工作的推荐意见》,重视一人一用一消毒以及使用前后手消毒,推荐意见如下:
1)使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的测压头、前房角镜、三面镜及相关的眼部接触性检查器具:
普通患者:使用软肥皂清洗检查器具,并于自来水下流水冲洗干净后使用。
怀疑已被传染病患者使用,或当地有传染病流行疫情时:首先清洗器具,再以酒精棉球擦拭后方可使用。
或将直接接触眼部的检查器具放入10%次氯酸钠(家用漂白粉)、3%过氧化氢或70%异丙基醇中浸泡后使用。
务必在在使用这些器具前先清除消毒剂,避免因接触引起暂时性角膜损伤。
2)在使用Schitz眼压计前,应以酒精棉球擦拭足板。
3)非接触眼压计:在此疫情特殊时期,每测量一个病人都应该用酒精消毒一次镜头,操作人员要做好防护,并尽可能减少测量频次,防止气溶胶浓度越来越大出现病毒播散。
2.医务人员手术期防护工作
由于当前疫情形式复杂,疾病传播途径有待深入观察和研究,眼科手术前无法完全排除患者是否为-nCoV感染者,有交叉感染风险,建议暂停眼科择期手术,比如:角膜屈光矫正手术、斜视矫正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硅油取出手术等。
对于视网膜脱离、药物控制不佳的青光眼等患者建议收入眼科过渡病房完善相关检查并观察3天,再按照传染性或者感染疾病安排手术。对于开放性眼外伤、感染性眼内炎等收入过渡病房后按照传染性或者感染性疾病安排急诊手术。
医务人员应该做好手术期防护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1)在负压手术间或者感染手术间完成手术,手术结束后按照感染手术对手术间、手术物品、器械、污物等消毒处理;
(2)医护人员3级预防(注意:佩戴护目镜或者防护面屏可能会影响操作视野,增加操作难度和锐器伤发生的风险);
(2)尽可能局麻下完成手术,局麻患者全程佩戴口罩;确需全麻手术的患者,麻醉结束后按照规范消毒麻醉机。
(3)急诊术后患者返回过渡病房,连续3天体温正常则转入普通病房;其他术后患者返回普通病房。出院后需继续电话随访患者体温等症状至第14天。
如何进行病房防控管理?
(1)择期手术患者暂缓接收,如白内障、近视屈光手术等。
(2)需急诊处置患者在规范防护下收治,如中重度眼外伤、眼内炎、需急诊手术的青光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对于需入院患者,1)必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阳性者及时汇报院感;2)必要时进行肺部CT及二次病毒核酸检测。排除以上情况者若收治入院,亦建议隔离管理满14天。
(3)流行病史阳性患者禁止通知入院:必须询问14天内行程,存在密切接触史、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者禁止通知入院。
此外,应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人员流动;执行病房发热患者报告制度,每日定时向医务处汇报患者发热情况;严格垃圾分类管理,保持病房环境清洁,诊疗环境每日消毒。
愿每一位眼科医务工作者值此特殊时期,在做好眼科诊疗工作的同时不忘加强防护,确保医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