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履职,顾名思义,就是履行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作为父母,您做到了吗?您做好了吗?
一场突如其来,超越接受底线的眼疾,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儿子小学二年级前,对于孩子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我既没做到,又没做好。
2
3月2日,因为预约专家诊断孩子眼疾,说医院不见不散。
3月3日,本着传递公益之心,冒犯了孩子的隐私,思虑再三,还是打算力求将孩子眼疾诊疗的全过程尽力描述清楚,以便从思想上引起广大家长们的重视,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虽不从医,或多或少,但解家长们的心里忧虑,也是让人倍感欣慰的美事。
3
世界上,花钱买罪受的事,莫过于就医看病,愿天下无病。
医院下午13:30挂号开始。
14:00门诊准时开门问诊。
我给孩子预约的眼科专家,每周二、五下午坐诊。
3月2日,我和孩子早早用完午餐,12:43已至位于医院二楼眼科缴费处排队挂号。
医疗一卡通与预缴款收据医院都在使用《西安市居民医疗一卡通》,挂完号,一次性充值若干,方便使用。
此卡实际使用有两大弊端:
第一,一旦遗失,很容易被患者“冒刷”,造成开卡人的财务损失。
第二,3月2日,陪孩子诊疗完,回家对账,发现有75元对不上。仔细翻阅孩子就诊以来的缴费凭证,发现只有挂号预缴款收据联显示医疗卡号。3月3日,本想打印缴费明细,经过咨询,只有工作日可以打印。医院一楼缴费窗口打印了《陕西省医疗门诊收费票据》进行费用核对,找到了75元的消费凭证,票据上明确载明“眼诊室检查”字样。拿着这张承载线索的票据,医院问诊台值班医生,经医生确认,“眼诊室检查”字样的检查是在专家门诊刷《西安市居民医疗一卡通》产生的。疑思逐渐明朗,专家门诊刷卡,并无消费凭证交于患者,如果赶上就诊患者多的情况下,不明费用的产生,很难被患者及时发现。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医疗卡号”这事?
试想一下,如果患者因医院产生异议,患者想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举证难将是不争的事实。
就诊排号是按照缴费的先后顺序确定的。钱交的早,号就靠前,病就先看。
更加便捷的挂号缴费方法孩子是下午第12位让S医生瞧病的患者。
一番等待,一番专家借助医学仪器的辅助诊断。
专家驾轻就熟,因为接触的患者病例多了,经验日积月累,开具基础检查病历,不在话下。
接下来,便是一系列的系统检查。
我先带孩子医院视光学部做快散,左右眼各三次,每隔15分钟一次。
医院视光学部门头一景做散瞳时,顺便在分诊处抽取验光室检影验光的号,先排队,14:18随机抽到号,在孩子之前有人等待检查。
检影验光抽到的号分诊处待做完散瞳,随即进行电脑验光。
电脑验光仪验光单各项数据指标怎么解读?有心的父母找找度娘,一看便知,不是什么难事,不再赘言。
接下来,医院二楼服务中心旁的眼科检查区进行眼底照相及检查。
最后待孩子进行完检影验光,已经17:43。
验光区等待候诊的人群医院门诊原则上17:30下班,因为预约挂号的患者多,门诊专家还未离岗。
运气好,拿着各项检查单据让主治医生一一过目,诊断结果与治疗意见当即出炉,了却了我的隔日愁之苦。
带孩子就医瞧病,家长早点知道结果,好过于胡思乱想瞎猜测的心里煎熬。
医院大门,已经18:06。
3月2日近5个半小时孩子的陪诊经历,虽然力竭、疲劳、焦躁,却找回了做家长的职分。
4
诊断结果:轻度近视散光,间歇性左眼外斜视。
因为孩子做的是快散,3月3日复光配镜进行视力矫正,一个月后复查视力矫正结果。
门诊专家温馨提示:孩子首次配镜,不宜选配价格太贵的眼镜。
带着疑问,在百度知道上找到了答案。
“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价格是越贵越好,给孩子用都要是最好的。其实儿童眼睛的屈光度变化比较快,往往半年到一年就要更换,从经济角度来说,选择价格合适的更重要。”
5
事过境迁,孩子的眼疾是怎样造成的?免不了要回顾往事,复盘一二。
排除遗传因素,孩子双亲无近视的家族病史。
再来追查一下环境因素,百度百科这样讲:
躺着看书。许多青少年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这是一种坏习惯。因为人的眼睛应保持水平状态看书,使调节与集合(辐辏)取得一致,减少眼睛的疲劳。如果躺着看书,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一致,两眼视线上下左右均不一致,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可加重眼睛负担,日久就形成近视。
说到孩子的近视,属于历史性遗留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幼儿园中班阶段。
幼儿园曾将孩子左右眼视力不佳的检查结果告知过奶奶。
心思细腻的奶奶也于第一时间将孩子视力不好的结果转述给我。
只不过,那时孩子的近视尚未触及我内心接受的底线——万万没想到,日后的斜视。
孩子就读小学时,我才发现孩子躺着看电视的习惯。
孩子躺着看电视诱发的斜视,缘起小学一年级暑假。
间歇性左眼外斜视的眼疾隐蔽性很强,因为眼疾病理反应没有常态化,我虽有发现,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说是眼疾病理反应没有常态化,也是推托之词。
因为此时的我尚且没有将孩子接到西安上学,每月顶多回老家两次看看娃。
事后诸葛亮。
实际上,孩子眼疾的病理反应已经常态化了。因为掌握孩子眼疾的信息不对称,不全面,我带孩子应急就医的决断缺乏依据,过于迟缓。
硬生生,待孩子小学二年级转学西安近6个月,每逢周末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孩子玩手游几乎不控制,用眼过度,眼疾的病理反应逐步加重,并且显性化,我方才带孩子就医。
百度百科临床表现这样描述:轻度及中度近视,眼部无特殊改变,但偶亦有近视半月斑及豹纹状眼底改变。近视眼日久可以导致集合功能不全,发生外斜视。
6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自己的孩子自己带!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请问自己不带孩子,更甚者,如我一般,家长与孩子两地独处,无法掌握孩子的全面情况,如何做好家长履职?
谈及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恐怕家长们凡事还是要从自己身上多找找原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