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下,做完共同性内斜视手术不足一年的罗亦微,常常洋溢着欢乐的笑脸,与从前由于眼睛斜视,不受小朋友和同学待见,慢慢地变得孤僻的她判若两人,自信、乐观、上进,成了她新的性格代名词。
由于家庭贫困,罗亦微几乎没有离开过遵义市习水县东皇镇银龙村,父母认为闺女的斜视不是病,医院检查过,更没有做过什么治疗。她就像路边的一颗小草,自由生长着,没人
年4月29日,在医院眼科,还有一天就要满7岁的罗亦微接受了共同性内斜视手术,富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生李露亲自操刀,4月30日,7岁生日这天,亦微出院。一周后,拆线后的孩子通过镜子看到了现在的自己,亦微笑了,她扑到李露的怀里,童真的笑容感染着孩子,也感染着医生和护士,罗亦微手术后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她,变得美丽、变得自信、变得喜欢与人交流了。
康复救助情暖童心
遵义市残联今年4月开始与医院眼科合作,确定为遵义市视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医院眼科在省内外均具有一定影响力,由眼科学博士刘太祥牵头,4名教授、1名副教授、一名主治医生参与开展低视力残疾儿童眼科手术康复救助项目,在门诊还开设了视力残疾儿童绿色通道。从今年4月开始,具有遵义市户籍(或在遵义市领取居住证),有康复需求,自愿申请手术项目救助,符合手术条件的6周岁以下视力残疾儿童(斜视手术救助对象经评估后救助年龄可放宽至14周岁)都可以在医院接受免费康复手术。对符合条件的视力残疾儿童眼科手术自费部分费用进行补助,每人最高补助元。
短短两个月,有60名视力残疾儿童获得康复救助,60名在医院眼科进行手术的残疾儿童术后反应良好,而且没有承担任何费用。一次手术,短短的一天,这些视力残疾儿童从此与残疾这个字眼告别,这个康复手术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容颜,它改变的是孩子们的未来和人生,从此,这些祖国的花朵将茁壮成长,畅享他们的精彩人生。
遵义市残联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年率先在全省出台《遵义市残疾人康复无障碍实施意见》,提出“残疾人康复无障碍”理念,突破项目任务局限,实行“有多少康复多少”,在落实上级下达的康复项目任务基础上,超出任务部分由市级全面兜底。年,又在全省率先出台《遵义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细则》,在中央、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的基础上,扩大救助范围、增加救助项目、提高救助标准。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从6岁以下放宽至14岁以下,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范围从经济困难家庭残疾儿童扩展到所有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增加低视力儿童眼科手术和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等康复救助项目,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训练项目标准由每人每年元提高到元。同时,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手术类项目上推进补助实报制,进一步优化项目资金的使用效力。
提高保费率先扩面
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拥有国内领先的残疾儿童康复治疗理念,开展康复咨询、康复评估、通过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徒手治疗等进行残疾儿童康复。
在医院二楼的儿童康复科,我们见到了40多名来自全市各地的残疾儿童,这里一床难求,病房外的走道上都是病床,来此进行康复治疗的大部分是脑瘫儿童。从茅台镇来的阮琳俊,今年还没满9岁。出生时有窒息史,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年2月医院行“跟腱松解术”,术后由原来的“垫脚尖”恢复到“足底放平”。以“独走不稳伴姿势异常”,今年5月27日到儿童康复科进行综合康复治疗。通过近两个月的康复治疗,阮琳俊的行走能力较两月前有明显进步,下肢肌力增强。能不扶物单独行走数十米;3岁多的脑瘫儿童张传羿从习水来此进行康复治疗,他出生时有窒息史,生长发育落后。通过5个月的现已治疗,张传羿已经能独独立行走数米;陈昱浩,来自湄潭,今年不到5岁,出生时无明显高危因素,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年4月22日因“独走不稳”在儿童康复科进行综合康复治疗,通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陈昱浩进步较明显,独走基本无障碍,能完成转身、倒退走等。
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年纳入遵义市残联脑瘫儿童康复定点机构,5年来,已经有几百个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康复治疗。由于残疾儿童的需求量大,儿童康复科田戈主任介绍,医院将把综合楼四楼腾出来,儿童康复科的床位将扩容到近百张。田主任介绍,在他们这里进行康复治疗的费用是全市最低的,医保报销一部分,残联补贴一部分,残疾儿童家属承担的费用不到全部费用的三分之一。如何帮助贫困脑瘫患儿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真正实现康复一人,幸福全家是遵医院在努力的目标。
遵义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道文经常讲的一句话:不能让残疾人受二次伤害。这句话我们的理解应该是残疾人在进行康复治疗时不能受到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在康复定点机构的选择上敢于担责,一切从为了残疾人取得好的康复效果出发,不怕被人指指点点,选择技术力量强、设备先进、社会公信度高的医疗机构。加强监管力度,制定《遵义市残疾人精准康复定点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遵义市残疾人精准康复定点服务机构考评办法(试行)》,签订《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安全管理责任书》,这些管理办法在全省是率先进行的,真正做到了在制度、管理、措施上走前列。
心系残儿兜底康复
残疾人精准康复筛查是残疾人精准康复的前端,近年来,遵义共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培训15期,培训人员余名,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市的精准康复筛查网络。每年还定期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为残疾人提供假肢取型、辅助器具验适配、残疾儿童康复筛查等服务。十三五以来,遵义市流动服务车遍及15个县(市、区)87个乡镇,共开展各类康复项目筛查人次。同时强化与卫建部门的合作,加强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对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真正做到了残疾早预防。
残疾人精准康复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历史使命,但康复周期长、费用巨大,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如何整合资源,让残疾人受惠最大,这些都是遵义市残联积极思考并努力践行的。每年中央和省一级到遵义的康复资金是万,通过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市级财政补助万,万的资金使得遵义市“有多少康复多少”的计划得以初步实施,也使得遵义市的康复补助标准可以从省级的1元提高到1元。为了让残疾人家庭减少负担,遵义市残联多次协调医保部门,使得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和报销范围扩大。与红十字会、计生协共同开展“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康复补助”活动和“博爱名城.出生缺陷救治”活动,每年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通过积极努力,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康复补助从省级的元提高到近元,超出省级标准近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也是遵义市残联心系残疾人、情为残疾人所动、福为残疾人而谋的结果。
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是保障和维护广大残疾人康复需求权益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举措,是落实发展大健康战略的重要行动。为了残疾儿童灿烂的笑容、为了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一直在路上。
通讯员梁传南
编辑徐然
编审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