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今年22岁,刚刚脱离学校群体生活进入社会工作,和大学室友一起公司附近租了房子,平常也没什么社交活动,不抽烟喝酒,唯一爱好就是打游戏,一下班回到家就和朋友开黑,很多时候玩起来都忘了时间。晚上休息也比较晚,打完游戏很兴奋,通常都会在刷会手机再睡,一般睡觉都凌晨1、2点了。
近日大周正全神贯注的玩游戏,突然左侧手脚开始不听使唤了,使不上力气,并有剧烈的头痛、恶心。他连忙医院,却发现自己连话都说不清楚了。这下大周彻底慌神了,只能发消息并开视频像舍友求救,还好舍友很快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在舍友的帮助下,医院急诊科紧急抢救。
医院后,检查时发现大周已经出现中重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给予其急诊CT发现,大周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诊断为自发性脑出血伴脑疝,因为出血量大,已经压迫到了周围神经和血管,并且已经引起颅内高压,威胁到了生命,家属签字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颅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
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破裂导致)的脑内血管出血,血液进入到脑实质或者脑室没形成血肿,也称为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并且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大多数伴有高血压病史。
脑出血的类型有外侧型、内测型、小脑型。外侧型位于内囊外侧,包括大脑皮质,皮质下里壳核;内测型位于内囊侧,包括丘脑,中脑及脑桥;小脑型即小脑各部位的血肿块分级。
脑出血的诱因:
脑出血通常发病很快,容易给病人和家属打个措手不及。但它也并非平白无故的出现,它也有一些诱因,以下3类因素都是脑出血的诱因,单种或者多类综合都可引发脑出血。
1.基本病因:高血压、脑动脉畸形、动脉瘤、梗死后出血、血液病、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2.行为因素:熬夜、酗酒、吸烟(尤其是二手烟)、某些药物类(比如甲基苯丙胺)等;
3.相关疾病因素:高胆固醇、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脑血管疾病等;
脑出血治疗手法:
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手法和它的诱因息息相关。有相关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通过控制血糖血压、规律服药,戒烟禁酒、保持心情舒畅等改变生活方式,可降低脑血管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脑出血的临床治疗相对复杂,具体可分为以下6个要素:
卧床休息,不易搬动,一般卧床3-4周左右;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合理使用镇静药物:出现烦躁不安或出现癫痫患者,可以酌情使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可用小量利血平治疗或者25%硫酸镁10ml,深部肌肉注射;神志清楚的患者给予口服降压药物降压;
内科治疗:无脑水肿及颅压增高缓和,内科基础治疗为主;伴有脑水肿、颅压高的患者,可使用脱水,降低颅压治疗;
血肿较大,中线结构移位的患者,应尽快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术式;
熬夜的其他危害
近几年来#90后姑娘熬夜10年长出老年斑#、#长期熬夜可以使人猝死#这些话题屡见不鲜,
但是依旧阻挡不了年轻人晚睡熬夜,有些人是因为工作要求熬夜或者倒班,但更有大多数人只是因为“只有夜晚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宝贵时间”、“和所有人说过晚安之后玩手机才是自己的时间”,等等各种情况选择“报复性”熬夜。这是一种非常危害人体健康的习惯,不仅会引起脑出血的发生,对身体还有以下情况的危害。
1内分泌失调:夜间是人体各个系统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时间,熬夜时这些平衡就会被打破,机体产生的代谢物质不能正常排泄或处理,累及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机体内分泌的紊乱,出现口腔溃疡、食欲不振、肥胖、痤疮等疾病。
2诱发糖尿病:长期熬夜会引起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不正常的持续升高,引起糖代谢、蛋白质代谢等免疫系统紊乱,诱发糖尿病发生;
3诱发癌症:人体内的免疫因子大多数是在睡眠时形成的,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屏障遭到破坏,引起免疫力下降,可诱发癌症的发生。比如乳腺癌、结肠癌等;
4损伤神经系统:熬夜会使交感神经产生兴奋,第二天出现失眠多梦,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疼等不良反应,从而诱发一些神经系统的疾病。
5影响生育功能:长期熬夜会影响男性精子的活动力及数量;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及卵子的质量,可能会出现胎儿发育不良或者出现胚胎畸形等。
6对视觉造成损伤:长期熬夜会使眼睛的眼外肌、眼内肌等肌肉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出现眼睛痉挛,发生内斜视(急性近视);如果熬夜观看电子产品,会导致蓝光进入眼内,导致视疲劳,时间一长,可能引起干眼症等眼睛疾病的发生;
7.对皮肤更有多种危害:a会引起皮肤衰老,表现为面色憔悴、色斑增多、出现皱纹;b导致免疫力下降,引起皮肤出油,堵塞毛孔,继发感染,出现毛囊炎、痤疮的发生;c还可以诱发斑秃、银屑病、单纯疱疹或者带状疱疹等疾病。
因此,为了自己的身体,请认真对待睡眠!
之前看到有句话说:“当代能够按时睡觉的青年都是潜力股。”一个能按时睡觉的年轻人,不仅说明他生活自律,工作高效,更说明他很有远见——知道短时拼不如慢慢来,晚上熬不如白天干。更不要心存侥幸,我们欠下“睡眠债”迟早有一天都是要还的。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睡眠的同时也要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