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啤”市场空间依然广阔_酒类专题_产业经济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特别是那些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如今商场上的商品真是丰富极了,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乡镇农村,到处都可以买到自己所需的商品,几乎只要消费者想到的,企业都已替代生产出来,尤其是一些日用消费品的品牌和数量多得让人眼花缭乱。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和生产者开始体验到什么叫“买方市场”。不过两者的体验却各有差异:前者感到的是方便与实惠,后者承受的是竞争与挑战。无怪乎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发问:现在几乎所有的产品市场都被瓜分完了,我还能向哪种产品投资?
企业如何在买方市场中把握商机,选准市场切入点,开发生产市场认同的新产品,拓展企业新的生存空间?上海民乐啤酒公司开发“冬啤”的经验不无启迪。啤酒向来是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同时又是个季节性消费特征显著的产品,在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中,啤酒是夏季饮用的佳品,其他季节特别是冬季饮用啤酒不合时宜。受这一观念的制约,绝大多数啤酒生产厂家在冬季只好将设备和人力闲置。为改变这一现状,开辟消费新领域,1997年夏季,民乐公司开始酝酿设计冬季啤酒产品。他们首先委托国内市场研究机构对“冬啤”的概念和营销方向作了详细调查,获取了大量有关“冬啤”的酒精度、泡沫、色泽、酒质、包装、广告以及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结果一炮打响,仅发布会现场客人就喝掉一吨多冬啤。
“冬啤”的成功使我们看到,市场商品的丰富,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虽然加剧了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但高层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全饱和地方。市场并不是铁板一块,无懈可击,而是发展空间依然广阔,仍然有着许多空隙和遗缺需要人们去填补,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市场切入点。企业在开拓产品市场时,应该潜心地研究消费,科学去把握市场,切合消费者的内在消费心理。比那种只把目光盯在已有的同类产品上,是显得更为重要。 (光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