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知人难,难在要分出有没有才能,是忠,还是是奸。
曾国藩,晚清重臣。他一生能够左右逢源,绝处逢生,与他知人、识人、能在身边网罗有真才实学的朋友有很大关系。
《冰鉴》就是他写的一部识人奇书,这是一个阅历丰富,见识广博的老人毕生心血的积淀,是他经验的传授,也是谆谆的教诲。即使在今天,书中的不少观点,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第一神骨
[原文]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人之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凡精神,抖擞处难见。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
[译文]
稻谷的精华是米,米蕴藏在壳里,去掉皮后,精华还在。
这个精华,就是人的神,也就有是精神品性。
无论人的外表和环境怎么改变,这个精神气质是不会变的。
这里的精神包括:意志力、学识、修养、体能、地位、才干、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
识人不能只看表面,要观察外部形象,体察人的内心世界。
清浊判断一个人是聪明,还是愚钝,清者贵,浊者贱。
邪正也会蕴藏在“清”之中,可能都是以“清”的面目出现,判断就很困难。
观察一个人的性格,尤其重要的是眼神。
眼睛流露善意的,心底必定慈悲,眼睛斜视不语的,心怀妒忌不满。
需要找别人帮忙的时候,看他的眼神,可以避免走弯路。
眼神散乱,说明他也没有办法,找他也没用。
眼神沉静,说明成竹在胸,不过有所顾忌,静待发落便是。
观察识别一个人,在关键时刻是能看出来。
不管平时如何掩饰,关键时刻都会自然流露,所谓患难见真情。
第二刚柔
[原文]
五行为外刚柔,内刚柔,则喜怒、跳伏、深浅者是也。喜高怒重,过目辄忘,近“粗”。初念甚浅,转念甚深,近“奸”。内“奸”者,功名可期。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纯奸能豁达,其人终成。纯粗无周密,半途必废。
[译文]
刚柔之气表现在喜怒情感,激动程度和心态城府。
具备某一方面特长的人,不是偏刚就是偏柔。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的长短,能够进一步发挥长处,纠正缺点,改善自己,就更困难了。
柔顺的人,虽然能宽恕容忍,但又易优柔寡断,很难有大的作为。
小心谨慎的人,性格往往过于柔软,猜疑心强,可以保住自己,却很难建功立业。
强势雄悍的人,能勇敢奋起,但往往缺乏警惕性,可以克服困难,但很难遵守规矩。
遇到事情,情绪很大,喜怒很强烈的人,但来得快也忘得快,气质近乎粗鲁。
考虑事情,刚开始想得很浅显简单,但转念又能深思熟虑,这种人机智。
内心机智的人,往往能够功成名就。
粗蠢愚笨的人比常人高寿。
太聪明的人,要学会隐藏锋芒,否则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曾国藩常常提醒自己,表现得粗蠢愚笨一些,就是这个原因。
十分机智的人,能做到宽容大度,就会有不凡的成就。
浮躁粗心,做事不周密的人,必然半途而废。
曾国藩认为,只有相貌和精神内涵的结合,才能客观的认识一个人。
第三容貌
[原文]
容以七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容贵“整”,“整”非整齐之谓。目者面之渊,不深则不清。
[译文]
人的整体感觉给人是和谐,协调的,就是有福之相。
眼睛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最重要的表现,能反映人的内在精神和情感。
眼睛如同脸上的两方潭水,要深沉含蓄,整个人就清朗起来。
曾国藩说,知人难,难在要分出有没有才能,是忠,还是是奸。
有的外表贤德,但是内在傲慢不老实。
有的外表很有计谋,但是内在却缺乏果断。
有的外表精明,但内在又是无能无才。
识人,要听其言,观其行。
第四情态
[原文]
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深险难近,不足与论情。卑庸可耻,不足与论事。妇人之仁,不足与谈心。
[译文]
情态是内在精神状态的流露,一个人的如果情态优雅洒脱,就可以补救精神状态的不足。
要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