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手术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中纪委巡视再揭病灶国企改革要以问题为导向
TUhjnbcbe - 2020/7/4 11:17:00

中纪委巡视再揭“病灶” 国企改革要以问题为导向


事件:时隔4个多月,中央纪委巡视组再发问题清单。6月16日和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站连续公布中央巡视组向央企反馈的专项巡视情况。巡视中发现,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国公司、南方电、国机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多家央企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腐败问题,而且一些病灶成为普遍的共性:如小金库屡禁不止,公款旅游、购买购物卡、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问题依然存在,公车管理混乱,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小圈子问题突出,对领导人员管理监督不够严格,存在违反回避原则近亲繁殖现象;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帮助亲友承揽项目,甚至与私企老板绑定;海外投资决策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存在廉洁风险。甚至还有像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存在套取国有资产的严重违纪行为。


辣评:纸包不住火!中央纪委巡视组对26家央企进行专项巡视后,央企里那些平素见不得光的贪腐问题终究暴露在阳光下。


今年2月初,中央纪委监察部站公布了对中国联通集团、神华集团、东风汽车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华电集团5家央企的巡视情况,当时发现央企一把手在采购、并购环节存在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而在内部管理上,带病提拔等问题多发,触目惊心。


央企腐败不是新鲜事,但一直以来,腐败有多严重、有哪些腐败,外界一直摸不透看不清。这次中央巡视组加强对央企腐败的专项巡视,揭开了央企贪腐的疮疤,把问题更具象化地推到公众面前,比如指出武钢集团部分干部带病提拔、以钢谋私,等等。


从专项巡视反馈的问题看,这些被巡视的央企有着相似的通病,从前期的用人招聘、业务开展的权钱交易,再到公款吃喝、套取国有资产,都暴露出腐败问题之集中和深层次,这足以证明,任何一个环节的监管不力都成为滋生腐败的空间和土壤。


对一些央企的贪腐问题,民众怎么看?从一些微博等媒介上的评论看,民的反应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央企这些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关键是怎么解决!在一些公众看来,央企的贪腐问题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公众不了解的是,长期以来,为什么一些央企贪腐如此之严重?这些疑难杂症的病根究竟在哪儿?到底用什么药方来根治?


企业发展要用人,可企业的兴衰不能系于一把手个人身上,不能由此决定企业是走上坡路还是走下坡路,国企的自律虽然一直为社会所期盼,但绝非良药,巡视组揭示出来的问题,最终仍需改革这个推手。


在一些专家看来,祛除国企的病灶必须靠深化改革这剂药方,必须要改变国企的权力结构与选人用人体制,因为,仅依靠专项巡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企贪腐问题。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已箭在弦上,人们期待改革能成为一把锋利的剑,把国企的顽疾切掉。人们更期待改革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国企走出困局,激发活力,在市场中找到新路径。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其效用和可操作性备受关注,着眼于问题来倒逼改革是关键。改革方案要以问题为导向来制定,要击中问题要害,如此,依靠改革发力,方是企业发展正途,也才是我们经济社会前行的方向。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纪委巡视再揭病灶国企改革要以问题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