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一棵树,给行路人乘凉;愿是一道桥梁,让众生渡过河流到他们的目的地;愿做一盏灯,给众生光明及正确的方向。佛陀教会我们要以慈悲心待人,满怀一颗好心,多做些善事,对人对己都是件好事。多情乃佛心,当我们对世间的人与物用情,多行善事,我们也能像佛陀那样满手都是慈悲事。
1.慈悲是最大的爱
在广州白云山能仁寺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本多情,将天下苍生的喜忧福祸放在心中,这是禅法的心意。
佛本多情,时时惦记着天下苍生。修禅者的心境,是以慈悲之心,普度众生。佛法中的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而悲则是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二者合称为慈悲。大慈大悲正体现了佛心的深情,一个真正成佛的人往往是用情最深的人。
佛的慈悲心就像是环绕周身的清新空气,从来不曾远离世间所有生灵。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前一世是一位修行者。他日夜不断,诚心诚意,锲而不舍,勇猛精进地修行菩萨道,惊动了天界。天帝为了测试他的诚心,即令侍者化成一只鸽子,自己则变成一只鹰,在鸽子后面穷追不舍。
修行者看到鸽子的危难情况,挺身而出,把鸽子放进怀里保护着。老鹰吃不到鸽子,很是不满,责问修行者说:“我已经好几天没吃的了,再得不到吃的就会饿死。修行人不是以平等视众生吗?现在你救了它的命,却会害了我的命啊!”
修行者道:“你说得也有道理,为了表示公平起见,鸽子身上肉有多重,你就在我身上叼多少肉吃吧!”
天帝使用法力使放在天平秤上的修行者的肉总是比鸽子肉轻。修行者还是忍痛割下自己的肉,直到割光全身的肉,两边重量还是无法相等。修行者只好舍身爬上天平秤以求均等。
天帝看到修行者的舍身,老鹰、鸽子全部变回了原形。天帝问修行者:“当你发现自己的肉已割尽,重量还是不相等,你是否有丝毫的悔意或怨恨之心呢?”
修行者答道:“行菩萨道者应有难行难修、人溺己溺的精神,为了救度众生的疾苦,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怎会有后悔怨恨之心呢?”天帝被他的慈悲心以及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又使用法力,使他恢复原来的健康。
鸽子的生命很重要,老鹰的饥饱也很重要,只有自己不重要,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心使释迦牟尼佛能够坦然地舍弃自我,舍生取义救护众生。
佛陀能以这样的慈悲心待人,正是因为他心中自始至终都有一种“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的观念。佛学大师们也一直以此为自己生活修行的准则,他们认为,正因为内心对佛陀慈悲精神的无限敬仰与憧憬,并以此为言行准则,不知结了多少人缘,免除多少纷争,给人多少希望,予人多少欢喜。所以,佛家大师一向提倡“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你对我错”,若人人都能如此,人间何愁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清晨,洒水车司机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一直尾随其后,一条街,又一条街。司机终于忍不住好奇,停车询问。原来小男孩是个孤儿,今天是他的生日,而洒水车放出的音乐,正是那首《祝你生日快乐》。司机得知原委,双眼潮热,邀请小男孩坐在驾驶室。那个清晨,整个城市便飘荡着温馨的生日歌。
生命因有了爱,而更加富有,因付出了爱而更有价值,更为芬芳。不过一首生日歌,就给一个小孩带来了莫大的快乐,温暖着小男孩,其实也温暖着每一个读到这个故事的人。慈悲的力量,其大不可描摹,不可估量,由此可见一斑。
俗话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今天我们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方便,他人可能不会马上报答我们,但他会记住我们的好,也许会在我们不如意时给以回报。退一万步来说,我们帮助别人,他即使不会报答我们,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日后至少不会做出对我们不利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做不利于我们的事情,这不也是一种极大的帮助吗?
生活的目标是善良,这是我们的灵*所固有的一种感情。行善是一种美德。善行既可以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又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
当我们将手中的鲜花送与别人时,自己已经闻到了鲜花的芳香;而当我们要把泥巴甩向其他人的时候,自己的手已经被污泥染脏。与其在自我中心导致的疏远冷漠中承受孤单,不如走出自我封闭的心门,在融洽的互相交往中感受快乐——彼此的快乐。
愿做一棵树,给行路人乘凉;愿是一道桥梁,让众生渡过河流到他们的目的地;愿做一盏灯,给众生光明及正确的方向。
佛陀教会我们要以慈悲心待人,满怀一颗好心,多做些善事,对人对己都是件好事。
多情乃佛心,当我们对世间的人与物用情,多行善事,我们也能像佛陀那样满手都是慈悲事。
2.本是仙佛种,随处可开花
几百年前,有一位读书人到处拜佛求仙,访到宜兰一座山上,就在崖上题了一首诗: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这是怎样的一个道士,又是怎样的一颗了悟之心才能写下这样的一首诗呢?
在智者的眼中,佛本来就是凡人修的,所以他如此平凡。人人皆可成仙、成佛、成*、成神;所有的变化都起源于自己的智慧。只要你这个人是向上的,心生欢喜,心生平等,心生慈悲,便能随处开花得果,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最终成佛。
因为,每个人都是佛在尘世洒下的一粒种子,都可能开花,每个人都可成仙成佛。
佛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因此,在佛教中的“佛”并非“禅”而是人,并且佛陀当初在证悟真理时,第一句宣言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由于因果业报千差万别,众生的本体自性却并无二致。所以说,任何人都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要把神仙看得太虚幻,只要你想,你也能修成佛法。
在人类这个生命的小宇宙里,所有生物的生命现象,人都具备了,只是大家没有回转来分析自己罢了。其实,人与佛的差异都是人所定的。人人心中皆有佛性。
有个小和尚曾满怀疑惑地去见师父:“师父,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
师父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字是反写的,如同印章上的文字左右颠倒。
“这是什么?”师父问。“这是个字。”小和尚说,“但是写反了!”
“什么字呢?”答:“‘我’字!”
“写反了的‘我’字算不算字?”师父追问。
“不算!”
“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
“算!”小和尚立刻改口。
“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
小和尚怔住了,不知怎样作答。
“正字是字,反字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又认得出那是反字,主要是因为你心里认得真正的‘我’字;相反,如果你原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只怕当人告诉你那是个‘我’字之后,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是写反了。”师父说,“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的是你须识得人的本性。于是,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仍然一眼便能见到他的‘本质’,并唤出他的‘本真’;本真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师父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在这个世界上,佛与众生没有任何差别,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佛也都是最平凡的人,一个人只要体悟到般若的智慧,就和佛无差别了,因此,如果要去度人,当然也要度坏人,如果这世上都是好人,还需要去度谁呢?
清末民初的国学巨擘章太炎先生在《齐物论释》一书中,阐述了“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可以从中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既然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那么每个个体就都是一个自在自足的个体,就像佛家所说的那样,自性自然圆满。
心、佛、众生原无差别,只是人的心理在作怪。
一大早,寺院门口就吵闹不休,玄素禅师前去询问,了解到原来是一个屠夫想要进寺烧香拜佛,但是寺里的僧人嫌他满手血腥,不肯让他进殿,于是双方就发生了争执。玄素禅师看到这个情景,立刻阻止了众僧人。
他问道:“为何事在这里吵闹?”
旁边的僧人说道:“这个屠夫每天杀猪宰牛,双手沾满了血腥与罪孽,怎么能让他破坏佛门的清净呢?”
旁边的人也附和道:“每天晚上,他家里就会传来猪狗牛羊的哀叫声,听得人心烦,让人无法入睡,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到这里来呢?”
玄素禅师说道:“你们这样说就不对了,他身为屠夫,为了生计被迫屠宰生灵,一定于心不安,有很多罪需要忏悔。佛门为十方善人而开,也为度化十方恶人而开。”
屠夫满面感激,来到禅师面前说:“方丈慈悲,我杀孽太重,于心不安,于是我想要请方丈和各位法师到我家里去,我准备在家里办斋供养各位,以安慰我不安的心。我们全家斋戒沐浴三日,恳请各位光临寒舍,助我完成这个心愿。”
众人听了他的话,摇头不止。玄素禅师却用微笑化解了,他说道:“在佛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只要与佛有缘,就可度他,佛门慈悲,不会舍弃任何人。”
屠夫也好,显贵也罢;刽子手也好,慈善家也罢,在佛陀眼里,皆为平等,哪里分谁聪明,谁愚钝,谁善良,谁凶恶呢?所以玄素禅师不但毫不犹豫,而且欣然愉快地接受屠夫的邀请去屠夫家做客。
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认为觉悟正道,得超得度只是少数特权者的专利,仅仅是人的妄想,违背了佛的本意。有尊卑贵贱分别之心的人,永远不能成为悟者。
心、佛、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每个人都是佛在尘世洒下的一粒种子,只是很多人沉沦于俗世,不能自拔,所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误认为佛和人不同。
因此,每个人都不必妄自菲薄,只要人们愿意满怀一颗慈悲之心,舍弃一切去修行,一样能够有所了悟。
3.怀一颗平等心待人待己
佛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平等。”但也有人说:“世间没有完全平等的事情。”诚然,事相上的平等很难达成,但我们可以从心理上建立平等的观念。世间大小尊卑岂有一定的标准?我们唯有摒除成见,彼此共尊,人我同等,怀待己之心去待人,相互接纳,才能和平相处,共享安乐,也才能真正领悟佛法中“众生平等”的真谛。
佛道求真性,尊重人的自性与本性,这也是佛家中尊重人的地方。佛重视发展人的自身潜能,主张自修自悟。同样的道理,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怀着待己之心去对待他人,做到众生平等,那么也就能很好地理解所看到的一些事情了。
如果没有平等,便谈不上善良。这正如一个高高在上的有钱人施舍一点残羹冷炙给乞丐,这不是善良,而是怜悯。佛法中的慈悲与善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佛祖是站在与众生平等的位置上来展示自己的慈悲与善良的。
凡事能怀着待己之心来对待他人,平等对待世间事物,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同理心的表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做到平等待人,也就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
周文王是商末西方诸侯之首,他为了作好兴周灭商的准备,在*治上广泛收罗人才,礼贤下士。
有一天,周文王到位于渭水不远的地方打猎,在溪边看见一个老人端坐在潭边垂钓。此人长须飘拂,仪态安详怡然。只见他一本正经,目不斜视地垂钓,文王走到近旁也不敢惊动。过了一会儿,老人把渔竿向上一提,没见提上鱼来,却见尾端系着一个直钩,文王不禁地说:“直钩钓鱼能钓上来吗?”老人慢条斯理地说:“我做事从不强求,愿者上钩嘛。”
文王见此人见识不凡,便上前深施一礼,并问起他的姓名。在交谈中文王才知道他姓姜名尚,又名牙,人称姜子牙。此人曾在商都朝歌屠牛卖肉,又在各处卖酒,一直穷困潦倒,连妻子也离他而去另嫁他人,年过花甲仍无用武之地。他听说文王礼贤下士,就来投奔。但无人引见,只好天天在渭水边钓鱼,等待时机。
他与文王一番谈话很有见地。文王丝毫不因为他的贫贱而产生傲慢心理,他说:“当年我的先祖太公曾说过,将来一定会有圣人来到我们这里,帮助我们兴旺发达起来。先生恐怕就是那位圣人吧?从我们太公起,到先父,到我,盼望您很久了。”于是姜子牙随文王回国都,尽心辅佐周文王。
文王渭水屈身访贤的故事传遍全国,许多有本事的人知道文王礼贤下士,纷纷前来归附。文王对所有贤士都很恭敬、信赖,不讲地位、身份、贵贱,使众谋士鞠躬尽瘁忠心辅助文王。
周文王正是做到了礼贤下士,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才得到了这么多贤士的拥戴和辅佐,终成就了一方霸业。
在与人交往中,想要建立好人缘,需要我们敞开心扉,摆脱世俗的偏见,而不能有高低贵贱的想法在心中。因为只有平等待人,别人才愿意接纳我们,也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待别人,就会失去很多愿意和我们做朋友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少不了要与人合作。这就需要我们平等地对待他人,并且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这样我们的交流与合作才能顺畅进行。
众生皆平等。生活中,需要我们以平等、真诚的心待人,学会换位思考,以待己之心去对待他人。
4.慈悲无处不在
古诗有云:“慈悲兹心亦非心,无心慈悲是真心,真心慈悲无兹心,无心权作有心心。”意思是说,真正的慈悲之心是忘我的,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在佛家的眼中,宁可失去一切,也不能没有慈悲。慈悲无处不在,即使是一滴水中也有大慈悲。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