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周慧芳为患者做检查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左妍摄(下同)
眼皮肿,眼球突,与人交流的时候“怒目圆睁”,这是一种什么病?上周四下午,在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周慧芳的诊室里,记者见到了一大批有相同困扰的患者。“我不敢照镜子”“我不敢拍照”“我不敢正视别人”……不少人戴着墨镜来看病。“我的眼球还能回去吗?”这是他们最关切的问题。
小伙眼球突,他说可能是压力大所致
31岁的小罗(化名)是个“精神小伙儿”,一年前的某天照镜子突然吓一跳,左眼球突出,整个黑眼珠毫无遮挡地露出来,可谓“弹眼落睛”。小罗不再参与朋友同事的合影,跟人说话也尽量避开他人视线。这次,朋友陪同他来九院就诊。
周慧芳说,小罗就是典型的甲状腺相关眼病,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约90%的甲状腺相关眼病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的,临床上还有大约5%-10%是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
“人的眼眶就像一个房间,四面墙就是眼眶壁,房间里有眼球、神经、肌肉和脂肪等。在异常免疫功能的影响下,肌肉和脂肪体积随之慢慢变大,逐渐压迫眼球和神经。由于空间有限,房间越来越挤,眼球被赶到屋外,于是便出现眼球突出、眼睑退缩、眼球运动障碍。”周慧芳说,大多数患者最早出现的是眼睑退缩和眼球突出,就像金鱼眼,看起来都像在怒目而视。
甲亢明明控制得还不错,为何眼球突出了?思前想后,小罗苦笑说,可能那阵子刚升职,压力特别大,生活也不规律。没想到,这样的“理由”在周慧芳看来真站得住脚。周慧芳说,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与免疫、遗传和环境有关,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抽烟、压力过大、生活节奏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的人更容易患甲状腺相关眼病。
突眼分阶段分步骤治疗
周慧芳说,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类非常严重的眼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症状较轻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眼球会“归位”;但还有一些人由于情况较严重,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需要做手术来矫正外形、提高视力。
52岁的老张(化名)不论晴天下雨都戴着墨镜,巨大的镜片遮住了双眼,让他安心了不少。老张眼球突出非常严重,侧面看,眼皮几乎已经包裹不住他的眼球了。除了容貌改变外,生活也因为视力的下降而受到影响。“眼球转起来费劲,看东西有重影,有时候还有点痛。”老张说。
周医生告诉他,他的眼外肌特别粗,眼睑退缩,眼外肌是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增粗肥大后,眼球运动受限,看东西就很模糊。另外,眼眶内其他软组织也出现肿胀,眼眶内压力升高。目前先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进入稳定期后可以手术。
一位阿姨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就诊,她不仅眼球外突,还出现了斜视症状,迫不及待想要把两只眼睛都“搞定”。不过,周医生说,为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最佳效果,最好分步进行手术:先做眼眶减压术,半年后再做斜视矫正术。
“根据疾病的不同分级分期,对每个患者采取个性化治疗。一般来说,疾病如果在活动期,就是治疗的*金阶段,激素治疗是第一步,第二步时口服免疫制剂、眼眶局部放射治疗。如果疾病进入静止期,则要选择手术治疗。”周医生介绍,通常手术顺序依次为眼眶减压手术、眼肌手术、眼睑手术。在治疗眼病的同时,要积极控制甲状腺疾病和全身病,因此需要多学科协同。
多学科诊疗,解除患者痛苦
“我想回到以前的样子。”这是周慧芳听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有的患者还会拿以前的照片给她看。其实,周慧芳也是一位专长做眼眶外伤修复手术的医生,不过因为看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并不知道她还有其他“绝活”。周慧芳是范先群院士的学生,范院士30多年来带领团队致力于眼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在恩师推荐下,周慧芳两次赴美进修;也是在恩师培养下,周慧芳成为了银蛇奖一等奖获得者。
周慧芳的门诊常遇到一些因外伤导致眼眶变形的患者,他们的眼眶就像经历了地震的房间,“房梁”和“设施”都被破坏了。周慧芳说,眼眶的空间很小,里面又布满了神经、血管,眼眶修复手术既要恢复眼眶的结构,又不能损伤眼球和神经,非常挑战医生的水平。范先群院士就曾鼓励她不断精进技术,让患者实现“回到以前样子”的梦想。
不论是眼眶外伤修复,还是甲状腺相关眼病手术,周慧芳的出发点不变:帮助患者解除痛苦。她总是不厌其烦回复患者的提问,仔细检查后不忘宽慰患者,“你的情况并不严重。”“你的情况虽严重,但可以治好的。”
周慧芳刚开始研究甲状腺眼病的时候,国内眼科还不常遇到这类患者。大多数甲状腺疾病患者在内分泌科治疗,顾不上他们的眼睛,等到病情加重,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她说,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手术治疗尽管微创,但手术难度同样很高。继续拿房间来比喻,房间小了,眼球被“赶”了出来,医生要做的就是改善“住房条件”,让眼球“回家”。
在九院,周慧芳还组建了甲状腺相关眼病多学科(MDT)团队,涵盖眼科、内分泌科、普外科、放射科、核医学科、放疗科、超声科、检验科等。一些患者在MDT团队的守护下,可将眼眶减压术和甲状腺切除术联合实施,患者只进一次手术室,同时解决两大问题。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