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要求,进一步提高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水平,8月13日,医院集团云南省区举办了“守护心灵之窗追逐梦想之光”——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讲堂暨《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发布会(昆明站)。
现场,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集团云南省区副总院长兼昆明医院院长许江涛结合《白皮书》近视防控大数据,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近视防控现状,并结合实际,向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们科普了科学用眼护眼、近视防控等相关知识,倡导全社会以科学的方式呵护孩子们的清晰明眸。
6岁儿童中45%已经失去远视储备,6-10岁孩子近视度数增长最快
近日,爱尔眼科视光研究所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据了解,基于此前爱尔眼科启动的“全球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利用云夹,《白皮书》采集了中国、越南、英国三国6-9岁低年级学生的近万条有效数据,并从阅读环境光照、用眼距离、持续近距离用眼占比及次数和高危近距离作业四个维度,对比分析了三国学生在校与在家的用眼行为与视觉环境。
“据《白皮书》数据统计,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英国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36.7%,越南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为46.1%。其中,中国孩子在家用眼行为更差,6岁儿童中45%已经失去远视储备,6-10岁孩子度数增长快……”活动现场,许江涛院长结合临床经验对《白皮书》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她指出,从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情况来看,近视高发的年龄段已从8-12岁提前至6-10岁,近视眼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同等条件下,相比父母没有近视的孩子来说,父母一方有近视,孩子出现近视的情况要高出2.1倍左右;父母双方近视,孩子出现近视的情况要高出4.9倍左右。从环境因素考虑,孩子用眼时间过长、所看物体过小、看书环境光线过明或过暗以及用眼姿势不正确,都可能诱发孩子近视。加上家长对孩子近视的认识不足,导致孩子的近视率在逐年递增。
“持续近距离用眼是近视眼的高危因素。”许江涛解读分析到,三国学生在平均用眼距离方面,“在校”和“在家”都达到了70厘米以上的标准线,但周末在家平均用眼距离略低于在校期间。在连续用眼占比及次数方面,中国学生在60厘米内用眼至少连续半小时,即使是在周末,平均一天近距离用眼总时长也超过4小时。中国学生在家高危近距离作业(<30厘米)时间最长,用眼负荷重。
此外,阅读环境光照也是影响近视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白皮书》显示,在校上课期间,中国低年级学生的采光环境为最佳,达到了lux,但中国学生晚上在家做作业时的采光环境最差(入眼光照58lux),英国为最佳。
“随着各地*府实施学校教室照明工程,学校采光环境进一步改善。但中国家庭对灯光照明的认识远远不够。”许江涛表示,目前,我国近视防控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提升全社会正确认知。
多维度、个性化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近视眼可以预测吗?”“近视可以治好吗?”“孩子近视了,但不愿意戴框架眼镜怎么办?”……现场家长们纷纷向许江涛院长提问到。
“近视一旦发生,便不可逆转。”许江涛表示,近视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一旦发生,度数不能降低或消除。只能采取科学的手段尽量减慢眼轴增长以减慢近视度数增长,降低孩子将来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
作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控制近视进展安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角膜塑形镜帮助了不少近视儿童青少年成功控制了近视的发展。
厦门南鹏光学有限公司特授予昆明医院“角膜塑形镜验配示范基地”称号。
据介绍,角膜塑形镜是利用硬性高透气性隐形眼镜轻柔地对角膜进行塑形,使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变平坦,只需要在晚上睡觉时配戴8—10小时,白天可以无需戴镜,就能获得清晰的裸眼视力;停戴后,角膜的形态会逐渐恢复至初始(未配戴前)的状态。
但许江涛也提醒,角膜塑形镜的验配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并不是凡近视者都适合配戴,并且需要规范验配,“角膜塑形镜与心脏瓣膜、心脏支架一样,同属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按照卫生部门的规定,角膜塑形镜必须在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进行验配。”
据了解,此次活动后续还将继续在医院集团云南省区8城10院“睛”彩联动,助力更多儿童青少年护眼逐梦。(昆明信息港记者罗婉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